8月29日上午股市配资app官网下载安装,由番禺区文化馆主办的“笔随绿水青山走——绿美生态乡村美育写生创作展”在莲花山粤海村酒店内启幕。80件描绘番禺乡村生态之美、人文之韵的画作集中亮相,既是艺术家深入自然、扎根乡村的创作结晶,也是番禺区以美育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、推动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。
写生溯源:艺术家走进乡村,用画笔定格绿美瞬间
开幕式上,艺术家代表冼一凡分享写生感悟。他表示,此次写生创作让艺术家们走出画室、走进乡村,用油画、水彩等笔触定格绿美番禺的生态变迁——从莲花山的层峦叠翠到大岭村的古桥流水,从海鸥岛的滨水风光到乡村振兴的崭新面貌,每一幅作品都是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艺术诠释,更是对番禺生态之美、人文之韵的深情致敬。
参观作品展
番禺区文化馆馆长王霞则回顾了写生活动的历程:“自七月以来,我们组织美术骨干与爱好者组成写生团队,先后深入莲花山、海鸥岛、大岭村等‘百千万工程’重点区域,开展多场采风创作。”她表示,区文化馆始终以“搭建美育平台、赋能乡村发展”为目标,未来将继续推动艺术与生态、乡村深度融合,让美育成为连接自然与人文、助力文旅融合的纽带,为番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活力。
作品赏鉴:80件佳作显匠心,生态与人文交融
步入展览现场,80件作品按“写生纪实”与“创作升华”两大板块有序陈列,风格各异却同样饱含对番禺的热爱,均是艺术家们在田间地头、山林湖畔即兴创作,笔触间满是自然的鲜活气息。“当画笔触碰到莲花山的晨雾、海鸥岛的稻田,才真正读懂‘绿水青山’的深意。”参与写生的一位美术爱好者感慨道。
作品《大岭胜景》凭借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——石楼大岭村的细腻刻画,成为展现岭南古村风貌的亮眼之作。画中,巍巍古塔、斑驳古桥、苍劲古树与蜿蜒玉带河相映成趣,将古村的历史厚重与自然灵动融为一体,让观者仿佛置身于时光沉淀的岭南水乡画卷。“清晨看玉带河薄雾缭绕,傍晚听古桥边村民闲谈,才慢慢读懂古村的韵味。”创作者番禺区美术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彭国祥表示,作品不仅想还原古村的建筑风貌,更想捕捉其“活”的历史 ——那些藏在砖瓦间的故事、流淌在河水中的岁月,都通过画笔融入每一处细节,希望让更多人透过画作,爱上大岭村的千年风华,关注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传承。
中国画《大岭胜景》
中国画《莲花山写生》
中国画《田原丽日》
作品展也吸引了不少景区游客前来观赏,“通过这些画,我看到了番禺乡村不一样的美,也更懂守护绿水青山的意义。”一名游客说道。
赋能新实践:美育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
此次展览是番禺区文化馆将“百千万工程”与文化赋能深度结合的重要探索。通过组织写生创作与展览,不仅让艺术家深入挖掘乡村生态与文化资源,提升公众的审美素养和生态保护意识,更将艺术创作与全域旅游发展相衔接,推广莲花山、海鸥岛、大岭村等乡村旅游目的地,吸引更多人走进番禺乡村,感受绿美生态与人文魅力。
据悉,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,免费向公众开放。番禺区文化馆还将继续开展 “美育进乡村” 系列活动,组织艺术家走进更多镇村开展写生、辅导,推动美育普及与乡村文化建设同频共振,为番禺 “百千万工程” 提质增效、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。
文:番禺融媒记者何洋
通讯员:李欣韵
图:区文化馆提供
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